大家好,我是WHY学生
因应其中考周呢,很多人可能跟我以前一样
喜欢挑战极限考前才读书,
但又不知道怎么读才能比较快速又有效率
常常把自己搞到快发疯,所以
今天我就要来分享
拯救了我的五招读书方法
方法一呢,就是上课认真听
好,很老套我知道,但是真的很重要
上课其实是理解课程内容和重点的首要机会
毕竟老师讲授的内容其实都是经过筛选出的精华
通常也都是出题的重点
一项针对美国、香港和日本等地
5000多位国小五年级到高三的学生研究显示
听觉学习型的学生,事实上比视觉学习型的学生
比例还要高出百分之五喔
如果能将平时读书时所使用到的视觉
辅以上课听讲所使用到的听觉
更能够加强学习的记忆效果
如果发现自己上课容易分心阿
建议可以往前坐,尽量在老师讲话时看着他
那关于笔记的部分
很累不想抄笔记
或是发现抄笔记,常常会导致无法跟上老师说话的速度
而漏听课程重点时
就别担心笔记了!
先认真听,让自己先听懂老师再说什么
再试着用自己的话把大意、重点和疑问写下来
或着有时候呢,不做笔记
先用手机把老师写的课程内容拍起来
课后在抄到笔记本上,也是一个好的方法
还可以当作课后复习!
告诉大家一个小撇步,
有些老师很喜欢在上课时说一些题外话
可能是他们当天的心情抒发啦
或者是一些其实不太好笑的笑话
但如果把这些看起来毫不相干的题外话,也记在笔记上
其实能够增加对课程内容的记忆点喔!
特别是出现在题外话前后的课程重点
这时候有些同学可能会问
那如果之前上课都在滑手机,来不及认真了怎么办
不用担心,可以用以下的方法来提升自己
念书的效率和成果
方法二:把读书变成一种享受
听起来有点废话,但是其实能够带来出乎意料的效果喔
读书有时候真的是一件令人压力大又耗精力的事情
这时候,如果又选择一个不舒适或容易令人分心的环境
岂不是让难度大大提高,而且让人想到就怕吗?
比如说想像一个你觉得最舒适的空间
可能是你最喜欢的咖啡厅,它的桌椅高度完美
也很舒适,光线充足,放着轻音乐
不时飘来阵阵的咖啡香
客人也都轻声细语
相较,在一个吵杂的菜市场中
你坐在一张矮凳上,不时飘来鱼腥味和叫卖声
这个例子可能有点极端,但是意思是
选择或打造一个会让自己期待且容易专注的读书环境
是一件非常重要而且帮助不小的事
在选择环境时,可以注意光线是否充足
通风会不会太闷让人想睡
房间的色彩是否容易令人分神
身旁尽量不要放置会让自己分心的东西
例如手机和电脑
如果需要用到网路的话
可以关掉通讯软体的通知,或开启勿扰模式
桌上可以放一杯自己喜欢的饮料
或者是用自己喜欢颜色的萤光笔等等
来改善对于读书的印象
把它从一种苦劳变成是一种享受
来提升读书动力
在一个环境中读累了,可以换个环境换换心情
还能够借此提升记忆力喔!
在一个实验中,受试者被要求记住一些没有关联的单字
其中一组的受试者
直到实验结束都待在同一间教室中背诵单字
另一组呢,则是先在一个较昏暗狭小的教室里背诵
接着,换到一个明亮宽敞的教室里背诵,直到实验结束
实验结果显示
第二组的受试者记得的单字量,相较第一组整整高出40%
最后呢,如果对于读的科目内容没有太大的兴趣
可以试着想像,自己其实在读一份电影稿或小说章节
来提升大脑的兴致还有动力
选好环境后,要进入认真的状态也是种挑战
常常看到厚厚的讲义,就觉得信心大失
想到一读就得坐个两三个小时,就让人动力锐减
这时候呢就使用方法三吧
短时间多次的番茄钟读书法
The Pomodoro Technique
番茄钟读书法,将工作时间以25分钟为单位
每工作25分钟就能够彻底休息5分钟
四次为一大循环
第四次休息时,可以拉长时间至20分钟
市面上有很多番茄钟读书法的APP,支援计时和纪录的功能
像是我所使用的Mind Focus
或是,可以直接用手表或手机的简单的计时器来计时
工作时,让自己只专注在一件事情上
注意喔,只能选择一件事情
套用在读书上的话,可能就是读完某一个科目的进度
休息时,要做什么都可以
可以站起来动一动、看影片或课外书
也可以小睡一下补充体力
而又不会睡太久导致头脑浑沌
透过25分钟的工作限制
读书不再受章节或页数的控制
好像一定要全部读完才能休息
导致每次面对很多未读完的内容,或是特别长的章节
都令人备感压力,想要拖延
也常因为读书时间太长,又没有安排适当休息
反而变得没有效率,而且更难专注。
使用后我觉得,订出交替的工作和休息时间
也让开始工作变得简单很多
因为其实不用想太多
只要简单按下计时器,就知道现在要开始工作
工作时,也不会一心想着赶快读完,而导致成效不彰
我也发现,知道25分钟后就能休息的安心感
和完成一个循环所获得的成就感
能够大幅减少读书压力、降低焦虑感
而且帮助我提高专注力
让我比较容易进入高度专注和充分投入的「心流状态」
除此之外呢,还能透过纪录循环次数
来掌握自己读书所需要的时间
以便日后做读书计画时,能够比较贴近自己的需求
改善计画排太满结果根本读不完的问题
使用这个方法时,我只遇到了一个问题
也就是有时候25分钟结束时
我可能刚好读到一个段落的中间
或正处在我最专注的心流状态
如果当下立刻休息
5分钟后,可能整段又得再重读一遍
所以我觉得,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的长短
可以依照个人需求做一些些微的调整
比如说,如果觉得工作30分钟休息8分钟,比较适合自己
那就这样设定吧!
毕竟最了解你的人,还是你自己嘛
找出对自己最有效的循环时间吧!
那在这些25分钟内
可以用什么读书方式,来达到最高的效率呢?
方法四,速读+笔记术
我要先打破同学们可能会有的迷思
就是呢,不要在第一次读的时候
就像之前背国文课本那样,把内容全部记下来
导致速度非常缓慢
有时候,看到后面就把前面的内容忘了
难以达到全盘的理解
第一次读的时候,应该要先找到课本内容的逻辑架构
而不是死记硬背
这样读书速度不但会加快
还能更容易理解内容和抓到重点
搞懂前后关联后再记忆,才能有效加深印象
那到底该怎么使用速读法和抓取重点的笔记术呢?
这里的速读法不完全是那种追求一目十行,眼动速度非常快的速读法
而是,有技巧的理顺内容逻辑架构
然后找到阅读重点,加速阅览次要内容
这是任何人都能够做到的
一开始,可以先看范围目录中的大标、小标
熟悉内容架构和顺序
接着,翻开章节看开头段落和结尾段落
开头,通常就是这个章节主要讨论的重点词汇和观念
结尾呢,则是这个章节的结论
可以想成,开头通常是发问问题,而结论就是解答
再来,快速扫过每段内容
这时候,只专注看段落小标题,以及粗体字或画线字体
阅读次数可以自己决定
在阅读时,可以使用萤光笔先将不熟悉的概念画起来
大概了解关键字词和观念后,再开始浏览每个句子
此时,会发现段落内容其实都围绕在
小段落标题或加粗字体上提到的概念
而没有特别标示句子,常常都是这些观念的前言或举例
也就是次要的内容
面对这些次要内容,只需要利用一只萤光笔
和建议是0.5以上的原子笔
就能够使用接下来的笔记术,来更加精简书本内容
和加深对于重点的理解了,怎么做呢?
以这个段落为例
观察这个段落会发现,其实重点只在于这几个字
其他的就是次要内容了
接下来呢,只要去理解这些字词的关联
就能用符号和标记,来取代多余文字且加深印象
我可能会这么做
这样读起来是不是更快速,而且容易懂了呢?
在删减或用符号代替内容时,要特别注意一些连结词
如 first, second ,可能是某个概念的例子
或是,in addition,增述
however,后面可能是前面观念的反例
in conclusion,可能就是整个章节的结论
依此类推,来判断架构和概念的关系
虽然我是拿英文内容来举例
但中文的内容也可以使用同样的方法喔!
如果时间比较充裕,
还可以把每页的重点,精简地写在页面顶端的空白
或者是写在小纸卡上面
这样呢,不但能够透过书写加深印象
更能在日后复习时加快速度
第一次使用这个方法可能会不太习惯
可能会不敢乱画书本
或无法那么快速地改变,细读每个字的读书方法
建议第一次给自己比较充裕的时间尝试
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阅读速度、次数
还有删减及符号的掌握,来达到最好的效果
我觉得使用这个方法读书,真得更能够掌握
重要的观念的关连性
算在考试时,遇到没有看过的题型
也能利用这些大概念综合应用
写出蛮有模有样的东西
以前读一次的时间,现在可以读两到三次
而且不但记得更牢、更久
也更理解课程内容
建议大家可以把这个方法当作实验
读书不但会更有趣,也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最后,让我们用跟方法一一样老套
却也无比关键的方法,来为影片作结吧!
方法五:复习
不瞒你们说,其实我以前超讨厌复习
除非是考前不然根本没在做
但用了新的笔记方法和速读法后
因为第一次读的时间缩短很多
笔记也很浅显易懂
才发现复习其实可以简单快速
而且相信我,真的很关键
先来说说到底为什么要复习好了
相信许多人都有听过,艾宾豪斯所提出的遗忘曲线
它长这样
透过收集受试者和自身实验的资料
艾宾豪斯得到的其中两个结论就是
有意义相较于无意义的资讯,更容易记忆
有意义也就是能够和深层记忆产生连结的资讯
例如,一首诗的内容
无意义,可能是随机的音节组合
他发现,记住12个无意义音节,平均需要重覆16.5次
而六首诗中的480个音节
也就是大概40倍左右的音节
平均只需要重覆8次而已
这也就凸显了理解的重要性
2.遗忘的规律遵循先快后慢的原则,是一条负斜率的曲线
刚刚记忆完毕时,可能有100%的记忆量
而过了短短的20分钟,只剩不到六成
而一小时后剩至少于一半了
没错,忘得非常快非常可怕
所以为了记住资讯我们必须复习
复习后遗忘曲线不但会重设,也就是回到100%的记忆量
遗忘的速度还会趋缓喔
复习的最佳时机应该选在
还记得一半以上的时候
也就是在学习后的二十分钟至一小时内
这样复习起来比较不会那么吃力
每种科目对每个人来说
包含的有意义及无意义资讯比例不同
所以遗忘曲线也就不同了
对于比较熟悉的项目,复习间隔可以长一些
而较不熟悉的可以短一点
可以在当天复习完第一次后
间隔一天、三天、一星期来测试自己还记得多少
来找到最适合的复习频率
建议让自己养成在某个时间,读特定科目的习惯
比如说,礼拜一早上读微积分,晚上读财务管理等等
有助于保持大脑节奏,养成习惯和记忆
复习阿,其实没有想像中的那么累,可以很快速又简单
利用方法四精简的笔记
通勤的时候可以复习,上厕所的时候也可以
在饭局里觉得很尴尬的时候,也可以拿起笔记复习啊!
当然,对自己未来越有帮助的知识
要进行越多次的复习喔!
才能让知识渐渐移动到长期记忆中
今天的影片就到这里
觉得有帮助的话麻烦帮我按个赞!
接下来我每周都会推出和自我成长相关的内容
有兴趣的话记得订阅WHY学生的频道喔!
开始读书吧!
加油~